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  • 首页  >  人道学堂  >  生命健康 > 突发事件—化学毒剂伤
  • 突发事件—化学毒剂伤

          化学毒剂伤害是指有毒有害化学品(如化工厂泄漏出的氯气等)对人体的伤害。它的特点:

          1、突发性  化学毒性化合物作用迅速,危及范围大,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。它的发生往往是突发和难以预料的。

          2、群体性  在较短的时间内可导致多人同时中毒,一般死亡率可高达50%左右。

          3、隐匿性  病因不能马上确定,难以监测,事态的扩大不能很快得到控制。中毒发生时,经常会被误诊。

          4、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  除一氧化碳在极高浓度下可在数分钟、数十分钟内致人死亡外,氰化物气体、硫化氢、氮气、二氧化碳在较高浓度下均可于数秒钟内使人发生“电击样”死亡。其机制一般认为与急性反应性喉痉挛、反应性延髓中枢麻痹或呼吸中枢麻痹等有关。

          救护原则:

          1、“一戴”即施救者应首先做好自身应急防护。如有条件应立即佩戴好输氧或送风式防毒面具,系好安全带,无条件者也可佩戴简易防毒口罩,但需注意口罩型号要与毒物各类相符,腰间系好安全带或绳索,方可进入高浓度毒源区域施救。由于防毒口罩对毒气滤过有限,故佩戴者不宜在毒源处停留时间过久,必要时可轮流或重复进入。毒源区外人员应严密观察、监护,并拉好安全带(或绳索)的另一端,一旦发现情况应立即令其撤出或将其牵拉出。

          2、“二隔”即做好自身保护的施救者应及早阻断中毒者继续吸入毒气。最佳的办法是由施救人员携带送风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,尽快将其戴在中毒者口鼻上,紧急情况下也可用便携式供氧装置(如氧气袋、氧气瓶等)为其吸氧。如毒气来自进气阀门,应立即予以关闭。此外,毒源区域迅速通风或使用鼓风机向中毒者方向送风,也有明显驱毒效果。

          3、“三救出”即抢救人员在“一戴、二隔”的基础上,争分夺秒地将中毒者移离毒源区,进一步作医疗救治。一般以2名救护人员抢救1名中毒者为宜,可缩短移离时间。

          4、“六早方案”:即早期现场处理;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;早期气道湿化;对重度吸入中毒者早期气管切开;早期预防肺水肿的发生;早期进行综合治疗。

          5、对染毒伤病员进行洗消。

          6、妥善护送伤病员。

          7、了解和注意公众的心理伤害及恐慌程度,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,给公众以心理支持。